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本溪——市建委创建最佳服务成果工作纪实
创建单位:市建委
成果名称:把握新常态 服务新本溪 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作
2015年,市建委把握新常态,积极关注民生,致力于解决城建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他们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的推进各项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圆百姓安居梦
市建委在去年棚改安置工作,按照分散化、市场化、货币化的原则,区别于以往就地还迁的改造方式,通过创新型货币化安置,引导、组织棚改居民选择团购商品房,成功举办“千台大巴,万户居民,六月团购季”活动,为棚改动迁居民提供多种选择,在丰富了安置房选择种类的同时,让棚改居民有机会以合理的最低价格,买到最合适的房子,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回迁过渡期。他们通过政府团购的方式搭建平台,活跃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增加各县、区政府的财税收入,最终实现棚改居民、房地产商和政府“三赢”的局面。他们利用国家新一轮支持棚户区改造政策,申请利用开行贷款27亿元,全部用于新型货币化安置,目前已与13家开发公司签订团购框架协议,确定了首批政府采购房源,总套数3252套,可消化存量商品房25万平方米,有效拉动了房地产市场,为全市稳增长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被称为雪中送炭工程,给全市农村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显著变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深得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普遍赞誉。去年,在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建委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突破口,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真正花在刀刃上,投资近1700万元,使686户农村困难群众圆上期盼已久的“新房梦”。
让群众出行更便利
去年,让山城百姓最高兴的事就是衍水大桥通车了。从北地到滨河南路、北地到滨河北路、从滨河南路到滨河北路,通过这一座大桥都能到达。这座开工建设3年有余的衍水大桥在市中心区又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大大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也对新溪湖·印象项目周边乃至整个太子河城市风光带的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市建委还实施了百条街巷路改造工程。他们通过“先拆除违建,再行施工”的方法,按照有人行道、有路灯、有排水、有绿化、有道路标线、有环卫设施的“七有”标准,共拆除违建586处,完成街巷路改造66条,车行道摊铺18.7万平方米,人行道板更新改造完成20万平方米,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
打造优美环境让城市更宜居
为了不断提升市容环境水平,市建委全面启动了市政“110”监管平台,他们与50多名监督员建立了微信联系,及时沟通。通过市政110监管系统的运行,使我市的井盖缺失、检查井破损、道路塌陷等基础设施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为确保道路畅通,他们重点实施了“22134”工程,即:整治20万平方米裸露地面、20万平方米人行道板、1000个道路井盖、300个废弃线杆、400个遗留树根,目前已完成整治裸露地面9万平方米、人行道板20万平方米、道路井盖1121个、遗留树根400个、废弃线杆419个。他们按照“一店一匾”的原则,清理拆除平山路、胜利路等道路两侧的自设和陈旧牌匾共1307块,并采取政府投入和商家出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升级改造。为彻底根治马路“肚脐眼” 这一顽疾,市建委还治理道路井盖1121个,为百姓排除了交通隐患。此外,市建委还大力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工作。去年,他们对望溪公园园内的环境进行了清理改造,建设了银杏园、人防避险广场等景观设施,完成整治裸露地面4万余平方米,栽植各类花卉13万余墩,营造了良好的游园环境。住建部督察组对我市公园整治及改造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我市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市动植物园全力打造的东北最大的“万株牡丹园”,成功举办了牡丹赏花会,先后接待全市及省内外游客8.3万人次。他们还引进了100只猕猴,打造了东北最大的猴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