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厅建立扶贫基金实行精准扶贫
这几天,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五道河子村的贫困户王悦生家添了一件喜事:市委办公厅利用扶贫基金为他家购买来一公一母两只猪仔。王悦生告诉记者,一头母猪一次可以产下7只左右的小猪。按市场价1000元一只粗略计算,一只母猪可以产出7000元的效益。按照他与市委办公厅签订的养殖协议,母猪产仔后需返还购买仔猪资金,再去掉养殖成本,每年卖猪仔能让他挣上5000元钱。这个数字对于目前年均收入只有2500元的王悦生来说是翻倍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5月初,市委办公厅扶贫工作队来到五道河子村,对其负责帮扶的56户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通过走访,市委办公厅将56户贫困户按照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进行了精准分类,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8户,无劳动能力的18户。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他们挨家挨户询问脱贫意愿。其中有明确脱贫意愿的为27户,没有明确脱贫意愿的为11户。这些贫困户的脱贫愿望多是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仔猪、鸡雏和鹅雏用于养殖。
为了满足贫困户的脱贫愿望,把“输血”帮扶变为“造血”帮扶,市委办公厅从行政经费中压缩节俭出来4万元钱建立了扶贫基金。利用扶贫基金为贫困户购买了31头仔猪,460只鸡雏和310只鹅雏。
此外,饲养期间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也将由村里的防疫员负责。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户的养殖利益,市委办公厅还与贫困户签订了养殖协议。年底养殖出栏后,贫困户可自行出售赚钱,如果遇到出售困难,市委办公厅会按照市场价格收购贫困户饲养的鸡、鹅和猪。精准扶贫就是要向每一户发力,针对18户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市委办公厅扶贫工作队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机关党建向基层党建延伸,以党支部结对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帮扶。
扶贫工作不是一时的,要想彻底变“输血”为“造血”,需要依托现有资源为五道河子村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针对村里现有的85个塑料大棚,市委办公厅提出一棚一品、一棚一特色的发展思路,让村民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实地了解,五道河子村目前有3户村民从事人参加工,其中1户村民还在广州有实体销售的店面。市委办公厅决定引导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种植人参,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人参种植中,形成种、产、销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村里未来经济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