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本溪公安改革“红利”释放温暖惠民生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19 09:48:4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居民在日常生活里或是到公安机关办事的过程中,都会切身感受到这样一些变化:疑难户口的办理顺畅了;被盗案件侦破后赃款赃物被追回了;遍布街巷的治安防控网络让百姓的安全感增加了......这些变化,标志着我市公安改革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成果。

实行公安改革是市公安局回应群众期盼、改进公安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2015年以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全市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统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从“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基层基础工作改革创新、深化警务体制改革创新和深化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六个方面重点突破,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部分公安改革工作成果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多项工作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肯定。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服务方式、拓宽还权便民简政通道,是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的工作重点。今年3月,本溪县公安局碱厂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调查走访时,发现碱厂村村民魏相军的两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均没有户口。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专人走访村委会、邻居、学校和医院等地调查取证,并采集血样检验,待情况核实后,适时启动“疑难户口集体审核制度”,最终为魏氏姐妹解决了困扰近20年无户口问题。当碱厂派出所民警将户口本递交到魏相军手中时,喜极而泣的他连声感谢:“你们的恩情,我永生难忘。都说为民服务,我看公安机关就是咱们老百姓最亲的亲人。”疑难户口集体审核制度是本溪公安改革中针对户籍政策覆盖不到、处在政策边缘等疑难户口而进行的一项户籍制度改革。仅这项改革实施以来,已经让42名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在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工作中,市公安局创新惩防犯罪工作机制,提出了“破案必追赃”工作要求。他们建立“一案一查”的倒查机制和“零追赃报告制度”,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既要能破案,还要能追赃,把老百姓的损失减到最少。开展“破案必追赃”以来,共破获侵财案件1833起,案件追赃663起,涉案价值2568万元,追赃率49.1%,较往年同期提高40.6%,最大程度地挽回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一位从事刑侦工作20多年的老刑警深有感触地说:“以往破了案,能追多少赃就追多少。

现在不同了,破了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去追赃。工作强度是大了,但看见老百姓的财物失而复得,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是深化基层基础工作和深化警务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化治安防控水平的根本和目标。市公安局以构建“六张防控网”为依托,着力完善了地上地下广覆盖、网上网下全时空、区域整体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强力整合了“热点、卡口、视频”三大技术手段,在全市建成了3300个监控头,93处治安防范和交通管理卡口,70套“热点信息采集”点位,实现了集约高效的工作目标和对市区社会面重点部位的有效覆盖。通过这一防控平台,共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736人、逃犯56人,破获刑事案件2360起,全市110警情和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了32.8%和10.6%。公安消防部门研发了集“监督检查、防火巡查、学习培训、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消防巡查培训系统,成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新路子。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全市840家一、二级重点列管单位,覆盖巡查点位1.5万余处,每天接收巡查信息2万余条。2015年,全市火灾同比下降22.5%,安装系统的840家单位均未发生火灾。

执法公开、执法公正,提升执法公信力,是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内涵和要义。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本溪市公安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行政执法内容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每季度向市人大报备一次刑事强制措施使用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本溪公安公共服务平台》上试运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信息在线查询功能,提高办案透明度。制定《本溪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及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干预、插手案件办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等问题进一步细化、规范,并将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严格落实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和《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实行“审核即考评、一案一考评”案件考评机制,统一考评标准,强化办案人、审核人、审批人的执法责任,全面堵塞执法漏洞,以严格的监督和责任追究促进执法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