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菜”走俏需下功夫运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笨菜”成了热词。何谓“笨菜”,说白了就是笨鸡蛋、笨猪肉等绿色无污染的禽畜肉和蔬菜。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说:“现在城里人待客有了新讲究,喜欢笨鸡、笨猪肉等笨菜,越笨越喜欢。”
虽然“笨菜”相比较与普通的禽蛋肉类价格相对较高,但在消费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笨菜”逐渐走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大宗农产品总量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大趋势下,如何才能借着“笨菜”走俏的东风增加农民的收入呢? “笨菜”给农民带来了商机,首先需要农民和村镇干部转换思维,地里种什么、家里养什么,要紧紧跟着市场走,抓住广阔的市场空间。往大了说,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具备的思路。
此外,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以及笨鸡笨猪的养殖过程中,应具备品牌意识,相关部门应主动挖掘农民的故事、土地的故事,主动培育本土品牌,以公司的形式加以管理。只有形成了品牌优势,利用相关媒介加以推广,才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销量。
在绿色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农民应自觉爱惜品牌。从一些知名品牌在市场大潮中立足不稳走向衰亡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当销量提升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往往成为品牌瓦解的根源。相关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伪绿色”禽畜蔬菜混入其中,自毁品牌。
我市的农村拥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笨菜”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发展推广农村“一村一品牌”的东风下,相信产自我市的“笨菜”完全可以乘势而上,促进农民增收,叫响本溪品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