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有所回报我很幸福”——记本溪市五一奖章获得者、本钢炼钢厂连一作业区作业长范育新
今年6月,本钢连一作业区接到了二号板坯连铸机升级改造任务,这是二号铸机投产以来设备升级改造规模最大、改造项目最多、检修时间最长的一次。
两个多月的工期,该作业区的作业长范育新与专业人员一道深入研究新设备特点属性,制定科学周密的施工计划,亲自带领参战职工日以继夜盯在现场,看住细节,确保按章操作,将工程提前49小时告竣并一次性热试成功,而且在投产5天后实现达产,创造了国内同类铸机升级改造工程的速度记录。
时光倒回1998年9月,本钢炼钢厂生产出本钢连铸史上第一块铸坯那天,当班机长正是范育新。如今,这块历经20年风雨、铭刻着炼钢厂厂名的铸坯仍端正矗立在炼钢厂门前。20年太短,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已成长为厂里响当当的骨干脊梁、劳动模范,仿佛就在昨日今朝。
当年,大学期间成绩优秀的范育新不想回本溪就业,是多次获得本钢 “三八”红旗手的母亲硬把他拉回本钢。多年过去,母亲的话言犹在耳,“人不能忘本,应该对生他养他的地方有所回报。”刚在炼钢厂上班的时候真难熬,每天拿起沉重的钢钎,没吃过苦的范育新就感觉压力山大,他两次跟母亲提出不想干下去,母亲说:“不能吃苦的人在哪里都不会有出息。”范育新懂得母亲的苦心,从此安心投入工作,一干就是25年。
1997年,炼钢厂上马连铸项目,范育新成为第一批本钢连铸人,也从此与连铸结下不解之缘。他参加过薄板坯连铸谈判、建设、投产,参加过宽板坯六、七号铸机谈判、生产,多年历练使他成为参与连铸项目专业学习、谈判施工、生产磨合最多的技术骨干,他也从班长、技术组长、技术科副科长、车间副主任,把连铸的基层岗位干了个遍。
2015年2月,范育新调任连铸一车间任车间主任。面对铸机设备老化、职工习惯性操作、生产“肠梗阻”经常发生的现实难题,敢想敢干的范育新选择制度和人心“两手抓”:全面规范工艺、严抓基础操作、建全管理制度,维护分配公平,提振职工精气神。通过一年改革整顿,连一车间创造出一号、二号、五号等三部连铸机全年不漏钢的历史性记录。
范育新在炼钢厂被人尊称“范老师”,因为他在多个连铸机开工前为职工授课,课讲得深入浅出,极受欢迎。走进范育新办公室,桌上摊开的一本书上面全是英文和设备图。范育新告诉记者,这是奥地利出版的《连铸工艺》,靠着本钢委派他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习打下的英文底子,能看个八九不离十,“生僻的单词还得查专业词典”。范育新还去过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实习培训,说起这些,范育新十分感慨,“没有大本钢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能对企业有所回报我很幸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