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满回瑶壮多民族和谐共处 1800户居民亲如一家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3-23 09:35:3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三八”节这天,溪湖区河东街道井泉社区的智障回族青年哈雪娇在家中捧着社区干部送来的慰问品,泪流满面。父亲几年前过世后,哈雪娇由收入微薄的母亲独自抚养,家里生活十分贫困。两年前,社区给她办理了低保,并送她到街道进行康复训练。去年她到沈阳进行康复手术后,家里更显困难。社区又及时给她母亲安排了公益岗位,还给她联系了帮扶单位,使她和妈妈“医食无忧”……

井泉社区的1884户居民中,有回族651户,还有满、蒙、朝鲜、锡伯、瑶、壮等民族居民81户,是我市较大的多民族聚居社区。自2007年以来,“民族工作进社区”使井泉成为百姓口中的“多民族和谐共生福地”,也因此荣获市、区“民族团结进步社区”等荣誉称号。

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将少数民族工作揉入和谐社区创建。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井泉社区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办公楼里辟出70多平方米开设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民族之家”,成为各民族群众娱乐、学习、健身、交友的辐辏之所,搅动了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阵阵涟漪——几年来,井泉相继“自然生成”了秧歌队、舞蹈队、民乐队、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在2011年的民族文化周活动中,舞蹈队自编自演的民族团结主题的文艺节目博得了阵阵掌声。当年暑期社区举办的“老少才艺展示”和“民族大团结趣味运动会”,吸引了众多少数民族“五老”和孩童们的争相参与。每个春节期间,社区组织文艺骨干载歌载舞欢度新春,并将文艺节目送到少数民族居民家中,惹得他们喜泪涟涟。社区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和小朋友举办的宣传民族团结的绘画展和手工艺品展更是精彩迭出,受到人们的赞赏。2012年,社区将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成立了民族艺术团。半年多时间便到乡村和敬老院举办了5次文化下乡活动。2014年夏天参加市、区演出时,合唱团和舞蹈团分获市、区一等奖。

在井泉,学习民族政策,掌握各民族风俗、习惯、禁忌,已成为每位社区工作者的“岗前必修课”。在“民族团结进楼院”活动中,社区把美化楼院与民族团结宣传结合起来,让千家万户感到新奇舒畅。每年的开斋节、圣纪节,社区都张罗着同回民群众一起搞好节庆活动。去年春节,社区与区民宗委领导一起来到回民群众家中,一起动手制作回民特色食品,让大家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浓浓的民族深情。

全力做好城镇低保、廉租房、就业、公益岗位等工作,切实为民族兄弟姐妹排忧解难,是井泉社区多民族群众凝聚一心的根本。对少数民族家庭实行的“一户一卡”微机管理,使社区对这些少数民族家庭的生活变动情况了若指掌。到目前,该社区不仅已为75户少数民族家庭办理了城镇低保,每逢重大节日还都上门送去慰问金。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加就业机会,社区一是帮他们免费到街道再就业中心培训岗位技能,仅去年就有56人进了汽修和电焊技能培训班;二是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他们,到目前已安排了22人;三是与相关企业联系帮其拓展就业岗位,如今已经有32人实现了再就业。

在给予哈雪娇那样的少数民族居民特殊关爱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子女的教育问题,井泉社区更是极为关注。对新考入各类学校的特困少数民族家庭子女,社区每年都帮他们争取为数不等的助学金。经过多年多方的努力,目前在井泉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子女因家庭经济窘迫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