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所学校开设“行走课堂”丰富孩子假期生活
刚刚过去的寒假对于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肖涵予来说是难忘的回忆,她和同学们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以北美模拟联合国项目为契机的研学旅行。他们在异国他乡亲手做华夫饼、煮咖啡;参观白宫、杰斐逊纪念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地,听当地老人讲述美国历史……回国后,她仍对美国名校严谨的学习态度、人性化的设施、宽松自由的空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津津乐道。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我市,越来越多的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个寒假,在地球的另一端,市第一中学的学生们与英国瑞德彭诺斯学校开展了“永恒的莎士比亚”英国戏剧主题校际交流活动,通过体验英国本土课堂、参观名胜古迹等方式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样探访这所英国学校的还有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他们除了在北威尔士观赏风景、徒步登山、实地考察发电厂,还上了音乐欣赏、游泳、篮球、戏剧表演、美术等课程。“我最喜欢他们课程的多样性,也喜欢几个人围坐一桌上课的方式。”五年级的安云巍同学说。对这些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们而言,这次研学旅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会独立。孩子们彼此照应,互相关心,以前很少做家务的他们都能自己整理房间和衣物。旅途中的见闻也让他们思考良多,六年级的杨佳霖同学告诉记者:“到了那里我说了很多Please、Thank you、Sorry、Excuse me,对老师、对同学、对司机大叔、对餐厅阿姨、对酒店服务生、对柜台售货员甚至是擦肩而过的路人。”
除了去世界各地体验和锻炼,在家乡也可以享受研学旅行带来的快乐与成长。市实验小学一年三班的同学们参观了城乡规划展示馆;“读史使人明智,实践增长才干”则是平山区群力小学四年五班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寒假里同学们两次前往本溪市博物馆感受第二课堂的别样魅力。“博物馆是立体教科书,我希望他们走进博物馆、走向社会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和历史,沉淀知识和情感。”班主任孙妍说。学生们一边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有的对军事知识产生了兴趣,有的看了书画展后对艺术有了认知。在有奖问答环节,他们积极参与,得到了博物馆赠予的图书。孙老师提前与学生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并做好各项准备,使得这次研学之旅顺利完成。“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在旅程中的每个细节、时时刻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这‘行走的课堂’会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发挥积极的影响”, 孙老师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