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本溪“升级版”提升百姓安全感
110警情数量逐年下降、现行案件和可防性案件明显减少、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日益提升……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初步构建了地上地下广覆盖、网上网下全时空、区域管控一体化的防控体系,打造出平安本溪“升级版”。
在深化平安本溪建设过程中,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与93家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县区、各部门也立足实际,围绕平安建设积极建体系、创机制、打基础,使得“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密织“六张防控网”,是我市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举措。这“六张防控网”分别是:社会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村治安防控网、机关单位内部安全治安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地下综合管廊建筑安全防控网。我市把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着重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立体防控能力、合成打击能力、大案攻坚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明显提升,筑牢了平安本溪建设的“防火墙”。
打造“五大系统”,是平安本溪建设的一大亮点。我市依托“六张防控网”建设,不断筑牢基础防范系统、发现管控系统、指挥处置系统、精确打击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着力提升整体防控效能。“雪亮工程”的实施,使遍布城乡的6000余个高清监控摄像头,与各类巡防力量交织互补,形成了三级网上视频监控巡逻平台。各相关部门科学指挥,建立了“4+1+X”作战平台,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件。近年来,我市的街面“见警率”不断提升,多警联勤一体化基本实现,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推进平安本溪建设过程中,我市还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近6000名专兼职调解员工作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去年,全市共受理联调案件437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5%,调解工作体系和联动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屏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