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松籽“开口” 农民“开心”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04 09:41: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木盂子村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西部山区,20余年间,这里的农民靠山吃山,大力发展野生大红松籽加工产业,最终把这个小村庄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红松果交易中心和贩运集散地,平均每年红松果交易金额都可达上亿元,吸引500余户农民加入到红松籽产业中去。2017年,该村的野生大红松籽加工量高达4000吨,产值近4亿元,红松籽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既不毁林又能为林农增收的 “金果子”。
  “在家门口打工比出门强,一点儿不少挣钱还不耽误照看家。”桓仁满族自治县木盂子管委会木盂子村农民朱凤笑着说。近几年来,每到9月初野生大红松籽成熟的时节,她就和另外两个朋友为承包户打工,平均每人每天都能赚100多元,两个月下来可以收入6000余元,为新一年的生活开销打好基础。
  木盂子管委会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野生红松生长得十分茂盛,这里盛产的野生大红松籽也非常好吃。 松籽好吃但实在难剥,如何能让好吃的松籽吃起来毫不费劲,就成为长久以来困惑当地人的一大难题。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在外出销售松籽时偶然发现,把原生态松籽深加工成开口松籽不仅能让松籽变得更加美味方便,还能增加原来3到5倍的价钱。经过多年摸索试验,村民们终于探索出一条完整的加工技术。他们把打下来的松塔经过长时间日晒,去除过多水分,再用老式脱皮机剥去松籽外的果鳞,通过人工挑选,将空壳、瘪壳的松籽筛除得干干净净。采用最传统的烘烤方式,把松籽加工成开口形状,既保留了松籽原有的香味,也为消费者剥松籽提供了方便,一时间令开口松籽的销量激增,并逐步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
  2006年以来,该村又乘林业产权改革东风,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开口松籽加工产业。村民们开始三户一组、四家一群地集资合伙,与吉林、黑龙江地区的农民签订5到10年不等的红松林承包合同。通过各种激励政策推动100余户林农新造红松林近5000亩。
  在推进优质开口松籽发展进程中,该村意识到龙头企业的关键作用。2011年,该村同桓仁森园食品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创新发展“订单农业”,与林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和集中销售,改进开口松籽加工和包装工艺。
  “近几年,村里加工的松籽品质都很好,我们厂子和林农们签订了3到8年的收购合同,这样就能保证货源的优质可靠。”公司负责人苗伟说,“通过和‘三只松鼠’电商合作,让我们村开口松籽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此外,该村的开口松籽还通过特产店、淘宝和微信等线上线下平台畅销至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多个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