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乡村除“礼”害扬正气引领文明新风尚
由过去乡村盛行的大操大办之风到今天孝德之风盛行,桓仁县委从建立完善制度入手,加大整治力度,除“礼”害,扬正气,用三年时间实现了破除乡村陋习,推动尚德之风传唱的大好局面。
巧立名目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侵袭桓仁农村百姓痛恨的不良陋习,既污染了广大农村美好精神家园,又使一些群众赶礼赶得苦不堪言。近年来,桓仁县重拳治理农村酒席操办风,把农村日益蔓延的邪“礼”歪风作为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突破口,对党员干部建章立制,带头抵制操办宴席歪风,在乡村建立起抵制“礼”害的坚强堡垒。为了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该县专门出台了《党员干部“两报告、五禁止”规定》,建章立制,要求并号召全县乡村党员干部站起来,带头抵制日益盛行的操办歪风。《规定》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操办婚庆丧葬事宜必须报告,同时禁止党员干部操办除婚庆丧葬之外的其它宴请,《规定》还对操办规模等事项进行了明确。
为加大对违规宴请案件的查办力度,县纪委监督局还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力量进行监督,并利用桓仁县报、广播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电台及民族文化中心大屏幕适时宣传党员干部“两报告、五禁止”规定,公布举报电话。同时,在五一、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编发廉政短信,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的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狠刹违规操办宴席歪风的责任感,自觉遵章守纪,坚决遏制违规操办酒席的行为。
在拓宽违规案件举报线索渠道的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强化有关纪律规定执行的严肃性,着力整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行为。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把查处党员干部违规操办酒席情况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各部门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酒席行为不予制止、不查处的,将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上有所行,下有所效,全县13个乡镇103个村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并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制止大操大办村规民约》,从而彻底扫除了大操大办治理“盲区”。截至目前,全县共遏制操办事项2495场,涉礼金额6000万元,处分6人,处罚村民10人,从而扭转了大操大办不正之风。
在抵制“礼”害不正之风的基础上,桓仁县委在全县乡村大力弘扬德孝文化、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进程。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先后评选出县级桓仁好人20名,评选乡村道德模范100多名,推送国家、省市级精神文明人物30多名。其中农村妇女吕凤霞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桂兰获得辽宁好人称号。通过树立农村精神文明正能量,使该县广大农村形成了“人人崇尚模范、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局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