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whlvhgbdsj-2021-00077 | 发布机构: | 本溪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本溪“文旅兴市”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提案》(第4111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 |
发布日期: | 2021-05-13 | 成文日期: | 2021-05-13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本溪“文旅兴市”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提案》(第4111号)答复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411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安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本溪“文旅兴市”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十五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张国清到本溪调研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十五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加快推进“三市四区”建设,构建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本溪全域旅游新格局,推进本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市文旅局邀请国内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到本溪讲座为本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把脉,与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巅峰智业完成了《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了本溪冬季文化旅游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下一步我们还将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本溪“文旅兴市”战略向纵深发展。
一、用“两山理论”推进“文旅兴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旅兴市”的战略部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
二、以规划为统领,有序发展全域旅游
《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于去年9月份经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审议通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组织落实好《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市文旅局起草了《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今年在巩固桓仁县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的同时,全力以赴支持本溪县、南芬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建立评估督导机制,培育明山区、溪湖区、平山区为递进梯队,有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及创建工作。
三、突出重点抓好专项工作
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文旅局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项目工作组,全力以赴谋划“十四五”期间文旅项目建设。结合我市丰富的山、水、林、泉、洞和冰雪、民俗等文旅资源,我们积极策划包装了文旅产业项目146项,建立了文旅产业项目库,并积极将重点项目申报推介至省文旅厅和省发改委。去年,我局集中推进了青云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五女山景区提质升级,以及花溪沐雲山滑雪场二期和众多民宿项目建设。今年,将重点推进汤沟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青云山旅游项目、青云里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小镇项目、芳华龙宝国医温泉生态度假小镇项目、小市一庄三期工程建设项目、桓仁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冰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芬大峡谷游客中心项目等一批文旅项目和新型旅游业态不断落地并开放运营。
2.提升文旅产品品质。增强要素型旅游产品吸引力,深入挖掘民间特色小吃,建设特色餐饮街区,进一步提升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的品质,发展精品饭店、文化主题饭店、露营帐篷酒店和度假型酒店及精品民宿等新型住宿产品,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创建高A级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高星级温泉企业。发展目的地型产品,按照村、镇、县(区)、市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目的地品牌。
3.推进融合发展,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一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全域旅游县城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因地制宜开展工业旅游。完善城市商业街区旅游服务功能,培育旅游商品街区,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二是推动农业、林业、水利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综合体和田园艺术景观,鼓励发展具有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培育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森林民宿”等旅游产品。三是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夏(冬)令营等研学旅游产品。科学利用文物遗迹及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文化体验旅游。
4.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完善集散咨询体系。持续推进市县和重点景区游客中心建设,各县区将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区景点等旅游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构建畅达交通路网。加快启动本桓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实现全市东西交通大动脉贯通。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提升全域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可进入性。推进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交通、游憩、体验、运动、健身等复合型功能的旅游交通线路。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根据旅游市场出行要求做好旅游交通运输保障。三是合理配套停车场。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生态停车场。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公路沿线增设旅游服务区、观景台和自驾车营地等服务设施,推动域内加油站向交通、旅憩、购物、咨询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
5.实施整体营销,塑造“文旅兴市”品牌形象。一是制定全域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规划,实现产品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加强引客入溪。二是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围绕“春赏百花夏避暑、秋观枫叶冬沐泉”旅游主题,着力培育打造“燕东胜境,枫都本溪”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特色鲜明的“中国枫叶之都”、“中国温泉之城”、“户外运动天堂”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变旅游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三是完善全域营销机制。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旅游营销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广营销中的作用,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建立推广联盟等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四是创新全域营销方式。创意举办四季旅游节会活动,强化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出满足游客个性需求、吸引游客广泛参与的新产品和线路。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市场调研,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实施精准营销。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