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whlvhgbdsj-2024-00040 | 发布机构: | 本溪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红色旅游资源 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第3041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 |
发布日期: | 2024-06-28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红色旅游资源 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第3041号)答复
九三学社本溪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红色旅游资源 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市“生态高地、地质奇观、东北祖源、煤铁记忆、红色抗联”五大旅游特色资源之一,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丰富本溪旅游业态、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厚植红色底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联精神、宣传本溪文化、讲好本溪故事的重要方式。
一、强化保护和利用,深挖红色旅游资源
我市具备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红色资源有89处,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我市创建了2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别是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和本溪湖中国近代煤铁工业遗址园;建成红色旅游景区和单位22家,红色旅游品牌单位7家;累计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余条,其中,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西征会议遗址等4处红色资源成功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8处红色资源、6条线路入选辽宁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具有本溪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二、争取资金支持,利用红色资源包装项目
近年来,我市通过包装项目,先后为红色旅游景区和单位争取资金7300余万元,其中,老边沟抗联遗址等文物保护资金314万元,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文物保护资金4247万元,大冰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万元,五女山景区、汤沟旅游度假区公共设施建设贷款贴息235万元。同时,以抗联西征会议遗址等34处遗址遗迹类项目、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等12处场馆类项目、宋铁岩烈士纪念碑等7处烈士陵园类项目为载体,规划布局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并绘制了全市红色旅游项目分布图。
三、推进抗联元素和景区融合,为革命文化“寻根”
筹资180万元,编制《本溪市抗联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老边沟抗联遗址、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等5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通过验收。以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为龙头,以关门山密营、杨靖宇纪念馆、西征会议遗址、中共安东省委省政府办公旧址等为主线,推出了四条抗联主题旅游线路,不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
四、丰富红色旅游产品表现形式,增强红色资源感染力
市文旅局号召全市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在各类艺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共创排10余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其中,大型原创话剧《西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列为本溪市主题教育读书班和中共本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抗联题材原创话剧《西征》《白山黑水铸英魂》等抗联精品剧目,拟在具有抗联元素的景区演出;系列评书《巾帼英雄》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落实《本溪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提升我市文旅产业质量,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一是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继续编制《本溪市抗联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红色文物保护。打造红色系列旅游产品,利用大南沟村、夹道子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将红色资源与所在地特色项目有机结合,打造“红色旅游+乡村”“红色旅游+康养”“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二是继续推广“重走抗联路”“本溪印记”等“红色旅游+研学”线路,持续优化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本溪县抗联学院等红色研学基地。将红色景区景点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设计推广一批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三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整洁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提升村容村貌、做好垃圾分类、建立排污系统、改厕等为主攻方向。控制源头污染、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森林资源保护等措施,及时清理村民的生活垃圾,确保垃圾不过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继续改善人居环境和游览环境。
四是扎实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围绕满族肇兴地、革命老区等特色地域文化选题创作,大力推进旅游演艺项目落地实施,让本溪红色革命文化,满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发展中绽放魅力、焕发生机。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