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jyj-2025-00129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教育局 |
信息名称: | 政协十四届第四次会议关于《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建立“医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盟的提案》(第4141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27 | 成文日期: | 2025-05-2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政协十四届第四次会议关于《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建立“医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盟的提案》(第4141号)答复
尊敬的刘臣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建立“医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盟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医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盟”建议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已初步构建“医校社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医校共建”心理健康联盟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工作进展,具体落实如下:
1.现有工作基础
自2022年本溪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以来,已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平台,累计为90多名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转介重症学生至医疗机构15例。2024年,心理中心联合市康宁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测评试点工作,完成3452名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档案覆盖率达82%,为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撑。
2.医校合作初步探索
目前,市卫健委与市教育局已初步建立医院与学校的沟通机制,开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确保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援助。心理中心与市康宁医院合作,定期邀请心理科专家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和危机干预培训,2024年开展校际心理课堂活动20余场,惠及师生5000余人次。
二、关于“加强医校合作培训与宣传教育”建议的推进情况
1.专业能力提升
2023-2024年,市卫健委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6场,覆盖200余人次,邀请北京心理专家林一山等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教师危机干预能力。心理中心开发“法治+心理”融合课程,为学校提供防欺凌、情绪管理等专题培训,2024年开展校际心理课堂活动20余场,惠及师生5000余人次。
2.宣传与家校协同育人
通过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等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024年发布科普文章104篇,接听热线咨询55例,覆盖家长及学生1.8万人次。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举办家长沙龙、中高考减压讲座等40余场,针对性解决家庭沟通、考前焦虑等问题,家长满意度达98%。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建议,结合即将实施的《本溪市卫健委和市教育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联合保护机制实施方案》,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深化医校合作机制
2025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医校共建”心理健康活动,建立医校联动合作机制。计划在市康宁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立心理科名医工作室,聘请专家定期为学校提供会诊服务。
绿色通道建设:鼓励和支持县区精神和心理专科医疗机构与辖区内中小学签署精神卫生服务协议,为有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学生建立高效便捷的转介、诊断、治疗绿色通道,确保学生及时获得专业医疗帮助。
2.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设
心理测评与干预:2025年计划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师生心理测评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评估工具,及早发现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
家校协同机制: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展家长心理沙龙、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将传统家庭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3.强化专业培训与宣传教育
教师培训:制定并实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定期专业培训计划,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技巧、危机干预等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社会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工作成果,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4.建立长效机制
监督与评估:设立联合保护机制的专门监督组织,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和评估,征求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资源保障:定期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机制的顺利运行。
你提出的建议与我市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向高度契合,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溪市卫健委和市教育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联合保护机制实施方案》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医校共建”机制走深走实,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再次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