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 |
发布日期: | 2018-05-29 | 成文日期: | 2018-05-29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港澳台侨外事委: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中小企业人才培养 为提振实体经济发展汇聚力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工信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本溪市中长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在推进全市企业人才培育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人才培育工作机制。市工信委专门成立了“推进全市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均研究制定全市企业人才队伍培育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专题讲座、学习考察、以及推进“产学研”联合等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开阔企业家队伍视野。
2. 强化机构建设,搭建企业人才培育平台。为充分发挥我委下属单位,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本溪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几年来,我委先后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对“中心”的服务软、硬件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建立了多功能服务大厅;购买电脑、投影仪等设备50余台套,建设了多媒体培训教室及多媒体电教室等;同时引进了市静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顶尖咨询公司、辽宁维权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心”一道共同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便捷服务。
3. 发挥平台作用,全力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先后举办了“巅峰团队打造”、“中小企业‘百千万’工程企业家论坛(本溪站)活动” 以及“企业应用文写作”、“中小企业税务技巧实务”、“中小企业销售策略与技巧”、“经济法律知识”等各类培训班60余次,服务对象达3000多人次。同时我委还聘请中国方舟集团董事长,来本溪举办了“辽宁本溪‘借方舟出海,助民企走出去’中国方舟推介会”,指导我市中小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寻商机、拓市场,全市100余位企业家参加了推荐会。
4. 发挥服务职能,支持企业开展内部培训。针对企业对培训的不同需求,“中心”利用企业内部培训的机会,开展了20余次送知识入企业活动,几年来,先后为溪钢设备公司举办了“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讲座,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溪钢冶金设备制造厂开展了“如何打造企业文化”培训。为本溪龙山泉啤酒公司举办了关于情商方面的培训,向中层管理干部传授了合理情绪治疗、沟通分析训练、“团队力量”等方面知识。
5. 对标先进理念,激发企业家队伍创新思维。为学习借鉴南方发达地区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部署,今年9月,我委和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本溪龙宝参茸公司、辽宁华岳精工等20户成长性好、有发展前景企业的负责人,赴江苏汇思商学院开展了“企业管理创新”培训。企业家们在听取长江商学院腾斌圣教授“关于战略联盟、收购与兼并与创新、家族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跨国经营”、汇思人力集团总裁刘峰“平台化组织研究和实践以及如何运用股权激励”、汇思商学院李文品院长“基于战略的组织能力构建和组织变革以及价值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题讲座后,感觉收获颇丰。纷纷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回溪以后,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思维,提高管理能力,为本溪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6. 推进产学研联合,借用“外脑”解决人才难题。组织企业参加江苏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推动沈煤龙盟新型环保材料公司、本溪天道助康药业公司、辽宁爱尔创新材料公司等6户企业与江苏院士专家进行了技术需求有效对接;推动辽宁华岳精工、本溪工具、华润本溪三药、恒泰重工等38户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产学研”联合的技术支撑下,辽宁药联制药公司、辽宁科硕营养科技公司等7户企业的研发机构,被省工信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为企业发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我市中小企业人才培养 为提振实体经济发展汇聚力量。
1. 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大力精简涉及市场准入、工商登记、财税金融等经济领域的审批事项和前置要件,同步推进创业创新、职业资格等领域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限权。健全涉企收费监管体制,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分级管理、常态化公开,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地人才到我市投资兴业。
2. 加强创新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到本溪投资创业。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崇尚技能、钻研技能的条件和氛围,开展以“本溪大工匠”和“工匠技师”为代表的工匠群体培养选拔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具有本溪特色的“工匠精神”。
3.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充分利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较优势,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方式,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科院各研究所,特别是已经入驻高新区的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以及辽宁科技学院的联系,围绕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特色消费品等领域,建立广泛的“产学研用”联盟,“不求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借用“外脑”解决技术及经营管理难题,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4.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对社会开放。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本钢技术中心、华润本溪三药国家中成药工程中心,以及辽宁华岳精工、本溪水泵、本溪工具、辽宁好护士药业、辽宁药联制药等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实验检测设备和科技人员,对全市中小企业实行开放服务,抱团取暖、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努力使使我市现有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提高设备资源使用效率。
5. 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政策保障体系。由于我市的财力有限,虽然不能出台与发达地区比肩的人才政策,如不改进,差距将越拉越大。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有重点有选择地对全市人才引进、培养与激励机制等相关扶持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增强企业引进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吸引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2018年3月5日
201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