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干部自行车帮教团三十年倾情帮教失足青年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组团到今天,本溪市老干部帮教团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车轮滚滚,伴随着岁月流逝,在帮教失足青年的人生旅途中,他们走出了一条漫长而艰辛、成功而闪光的老有所为之路。
时间回溯到1986年年初,当时参加市老年大学活动的赵仲天、赵文远、方生等几位离休老同志本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意愿,自费组成了“老干部社会考察团”。在重点考察了辽宁省马三家子劳动教养院女子劳教所以后,深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形势所震惊,更感觉到自己肩上仍然有责任。于是,便将“老干部考察团”改为“本溪市老干部自行车帮教团”。至此,一个以义务帮教失足青年为己任的社会公益性老干部组织诞生了。他们的帮教之旅也在自行车车轮的转动中不断延伸。2010年,市关工委领导考虑到帮教团的老干部年龄较大,为了保证安全,决定放下自行车,更名为“老干部帮教团”。
由考察团起步上路,到自行车帮教团的奔波,再到帮教团的定位,一晃儿已经30年。在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等各方面支持下,先后有60多人参加帮教团活动。他们当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老革命、老英雄,也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党员、老模范、老标兵。他们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去帮助教育、感化挽救着失足青年。
为了做好帮教工作,这些七八十岁的“五老”全然忘记自己的年龄。老团长赵仲天在医院诊断为癌症之后,仍然放不下帮教团的工作,一如既往骑上自行车与大家同行。老团员刘彦科身患胃病,一次在从马三家子返回时病倒在路上。住院治疗后谢绝了医院要求他静养休息的建议,又回到自行车帮教团的行列中。在一次到本溪监狱开展帮教活动过程中,老团员常为民、党济民、关庆龙得知一名在押犯人刘某某与其爷爷失去联系后,便将寻找刘某某爷爷的事儿装在心中。他们费尽周折,终于在北台为其找到了失联一年多的爷爷。当祖孙二人在本溪监狱会见时,爷爷老泪横流,孙子泣不成声。帮教团的真情深深打动了刘某某,他说:就冲几位爷爷的真情我也要弃旧图新,重塑人生!
多年来,他们千方百计运用谈心、归劝、赠书等多种形式对失足青年进行点对点帮教,并与其家属进行了近百封的书信沟通。帮教团老干部的封封书信,对失足者的彻底改造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30年中,市老干部帮教团集体到马三家子劳教所或戒毒所、本溪监狱和本溪戒毒所进行了74次帮教活动,累计谈话2400余人次,共签订2500余份联合帮教协议书。有为就有位,老干部帮教团用辛勤的付出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991年,老干部帮教团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两次荣获“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老团长董春才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一批又一批的帮教团员们用忠诚书写出人间大爱的篇章,践行着理想信念的追求。
弹指挥间,车轮飞转。30年时间里,老干部帮教团累计行程6万多公里,可绕地球一圈半还有富余。这个数据就是帮教团老同志们热忱、意志和执着的见证!30年如一日,他们奉献着夕阳的光和热,释放着晚霞的精气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