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我们就是村里人”——市检察院驻茳草村帮扶工作队纪事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11-22 09:32:19 浏览次数: 【字体:

从本溪南出口上高速,大约要1个半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草河口镇茳草村。整整一年时间,市检察院驻茳草村帮扶工作队的3名队员在这条路上往返多少次,他们已经记不清了。

  11月11日,刚下一场雪,路面有些湿滑。一大早,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蔡晓强和副队长张君辉就出发了,村里的人畜饮水工程就在这天动工,跑了几个月的项目终于“见亮儿”了,看得出,蔡晓强他们的表情是难掩的激动和兴奋。

  “这个村以前的日子还过得去,但后来由于一些具体情况,这里成了贫困村。别的不说,这人畜饮水就是个难题,刚驻村时就了解到,全村10个村民组只有4个组有自来水,其他的村民多半使用自家的压水井,这是地表水,到了雨季,水质就有问题了,这件事,我们可犯愁了。”

  这一路上,蔡晓强讲的都是村里的事,扶贫的事。

  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办公地点就在村部,一进屋,村支书和村主任就过来与蔡晓强他们打招呼:“回来了?” 蔡晓强说:“刚回来。”

  一句不经意的招呼,就像对自家人说话一样,毫无距离感,气氛和谐、舒适。

  办公室不大,一张桌子,一张简易床。大家随意坐下,村干部向记者讲起了工作队的事。

  村支书廖华东说:“这个饮水工程投资113万元,在我们村可是件大事,要是没有检察院领导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忙,这件事我们自己是办不了的。”

  “我们检察长为这事来了好几次,听汇报、定方案,协调了很多部门,把这件事当成自家的事办了。”蔡晓强说。

  与村干部坐在一起的蔡晓强和张君辉,竟丝毫看不出是个“城里人”,语言质朴,穿在脚上的运动鞋沾着泥土。

  施工现场在第六村民组的农田里,此时,阳光正好,城里的雪早已经融化了,但农田里的积雪仍然没过脚踝。一台挖沟机正在作业。

  大家趟雪来到现场。“我早上7点就来了,一直在这儿看着。这不,又到冬季枯水期了,我每天要走出很远去挑水,这回有盼头了。”第六村民组组长张永玖说。

  村委会主任孙德龙说:“听说要安装自来水,张永玖就总到村部问什么时候开工,大家都盼着呢。”

  挖沟翻开的黄土里有大量的石块,蔡晓强和村干部一起蹲下来查看。“这地太薄了,村里的主产作物就是玉米,今年一亩地才能有300元的收入,这能不贫困吗?”蔡晓强与村干部交谈着,他们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又确定了一个目标:成立合作社。10月27日,茳草村振兴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注册了。

  “光种这点玉米怎么行,要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农业,尽快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个想法是大家的共识。

  蔡晓强说:“我们村的贫困户中,绝大部分贫困的原因是疾病、残疾、孤老,脱贫比较难啊。”

  六组村民王志兰就是让工作队放心不下的残疾人。离开施工现场,蔡晓强他们来到王志兰家,到冬季了,她一个人生活确实让人担心。一进屋,王志兰就拉住了蔡晓强和张君辉的手不放,诉说生活的艰难。看着老人的生活现状,大家都很难过。蔡晓强说:“老人享受低保,她不仅是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照顾。”临别,蔡晓强叮嘱老人保重身体,行动不便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把蔡晓强他们送到门口。

  “到今年年底,就要按照上级设定的目标,完成脱贫任务,这几天我们都睡不着觉了,压力大啊。”蔡晓强说,“但是我们有了这些项目正在推进,心里还是有底的。明年夏天,3个村民组的800多名村民就能喝上自来水,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已经有81名村民加入了,运行起来,日子就好过了,我们村脱贫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