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打出“组合拳”织牢街面平安网
市公安局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有力抓手,积极探索优化勤务模式,通过科学摆布、整体联动、动态管控、应急处突等措施,全面提升社会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织牢街面巡防平安网,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2016年全市城区共接报警19.76万次,比2015年同比下降9.6%;有效接警2.83万次,同比下降11.5%;街面“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发案2818起,同比下降15.8%。
2016年4月,市公安局将特警、巡防两个支队进行重组,重组后的巡特警支队对社会面巡逻框架进行了科学梳理和整合,将城区巡逻划分为8大块19条线路,适时推行“以点带线、以线辐面”的模式。在原有6个巡逻组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巡逻组,并将平山、明山、溪湖三个城区分局巡特警大队的6个巡组整合并网,达到了区域间无缝对接。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1、3、8”分钟处置圈和“10、20”分钟封控圈布局,确定了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永丰商业区、市中心医院等6个重点防范区域计20个巡逻点位。
为确保巡逻防控在打击效能、服务效果再上台阶,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巡防工作“一盘棋”思想,2016年9月3日,推行了新型“大巡防”勤务模式,从市局机关和警种支队抽调500名警力“下沉”到街面开展巡逻防控。同时,他们还结合我市季节变化,在原有24小时勤务模式中,叠加了12小时勤务模式,增加了6台巡逻车辆,使警力配置密度进一步加大,巡逻防控半径进一步缩小,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为了做好应急处突工作,市公安局先后出台暴力、恐怖、群体性事件等处置预案12条,明确了火车站、东芬长客站等处突增援组,实现了精确制导、精准打击、快速反应的良好格局。同时,他们还调整优化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巡防力量,采取整体防控与重点防控、网格布局与高峰勤务、定点勤务与移动警务相结合方式,力争达到快速反应,有力处置,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突合成作战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