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采摘让村民尝到甜头
村档案
塔峪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紧邻沈丹高速本溪北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五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0人,多年来以种植玉米作物为主。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与塔峪村结成共建对子,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帮助与指导下,依托沈本产业大道沿线,发展壮大塔峪村草莓、葡萄的种植优势,形成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
“明天要去市内送草莓,每次发朋友圈都有不少回头客预约带货,九九和牛奶两个品种一次能带个200多斤。平时每到周末都能来四五十人采摘,一个棚的草莓几乎全被摘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草莓种植户周东华说。近年来,明山区高台子街道塔峪村草莓、葡萄采摘园发展前景广阔,村民周东华和妻子经营的华梅采摘园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在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为了让农民建立增收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带领村民成立技术学习小组,聘请专家授课,上门指导服务,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充分调动村民创业积极性。目前,该村有冬暖式大棚86栋,其中草莓40栋,葡萄21栋,蔬菜、山菜10栋,其余10余栋计划种植木耳。既给百姓找到了致富的项目,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
草莓种植让周东华夫妇尝到了甜头,家里的房子也翻新了。2016年,周东华去锦州黑山学习了葡萄种植技术,回来后又建了一座葡萄大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改变单一的种植品种,还可以提高收入,今年6月他家的巨玫瑰就能大量上市了。周东华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产品纯绿色有机,他和妻子每天7点就得进棚疏果、疏花、除草,2座大棚得5天能彻底收拾一遍。到了冬季供暖期,为保证用电安全,整个冬季就得在大棚里住。这虽然辛苦点儿,但是比外出打工挣得多,今年6月,准备租两亩地再建一座草莓棚。下一步,塔峪村还将不断完善大棚周边设施建设,发展多种果蔬种植业,逐步打造特色农业优质名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