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再发力 城市旧貌换新颜——持续推进的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市民带来更多幸福感
“经过今年的综合整治,整个城市变化特别大,老旧小区里的违建房拆除了,政府重新规划了绿地,安装了健身器材,百姓纷纷为政府点赞。”近日,记者就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情况进行采访时,正在小区花园里锻炼身体的李大姐说。
2018年,我市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环境面貌、人居质量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综合整治 规划先行
今年全市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市规划局立足主城区实际,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助力提升主城区环境品质。他们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本溪市城市总体要求》,注重从科学功能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入手,高标准完成了城市道路、管网、绿地、水环境治理、建筑小区等项目规划编和审批。积极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制度,全面提高城市规划水平。通过市政府规委会审查规划制度的规范运行,对建设项目进行统筹研究,有效避免了重复规划和无序建设等问题。他们将“城市双修”作为统筹规划建设的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努力优化规划理念、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他们不断加大对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范围,组织编制完成了《“新溪湖·印象”控制性详细规划》《1905工业遗产博览园规划》《平山甲楼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60平方公里控规编制覆盖。根据城区开发品质的需要,他们还配合城区政府对《太子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优化调整工作,并在主城区项目开发规划编制和审查中,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市民的实际生活需要。
全力拆违建 城市面貌新
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市综合执法局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主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年初以来,市综合执法局对辖区31条主次干路进行了拆违工作,依法取缔经营30年之久的一洞桥洞内市场,整治解放二路永丰社保门前私搭乱建,拆除解放北路216平方米万隆驾校、解放南路兄弟二手车、金凯达超市等违法建筑;拆除原富祥酒店门前112平方米台阶;依法对宾馆路、地工路大千家居、平山路深蓝网咖外接楼梯等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按照城市管理部门关于“一店一匾”的要求,他们先后对1400余家涉及“一店多匾”的3573块广告牌匾进行了拆除。按照城区“主次干路严禁,街巷路规范”原则,他们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全面清理了主次干路、街巷路违法占道行为。
据统计,截至11月,市综合执法局共拆除违建347处;拆除大型广告牌匾191块;清理占道经营、店外摆卖、乱堆乱放3.85万余处;摘除条幅布幔1480幅;清理“小招贴”9.1万处、脱漆处理广告3589处、粉饰覆盖广告7157平方米;取缔违法烧烤687处。
改造街巷路 家园更宜居
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对全市260条街巷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总长度61.8公里,总投资1.11亿元。截至目前, 260条街巷路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做为街巷路改造的主要部门,市设施处从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路面破损严重、居民密集、配套设施急需完善的街巷路入手,改造的内容包括路面硬化提升改造、新建人行道、安装路灯、小区绿化等。他们对每条街巷路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街巷路周边居民的实际出行状况统筹考虑,优化施工计划,采取错时施工、分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给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带来不便。市住建委、市设施处工作人员多次现场实地踏勘街巷路建设工作, 结合社区、百姓提出的施工建议和要求,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调整街巷路改造计划,力求让百姓满意。他们还对当地社区反映未列入计划但百姓急迫解决的道路进行了改造,如,兴安社区提出增加建设兴山一巷和朴家楼路、化肥社区提出增加建设山上小区路和小区支路、后石社区提出增加建设后石路、河西社区提出增加建设清真寺路等。
市住建委把街巷路整治改造作为一项体现执政为民、惠及千家万户的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制定了标准:达到“路面平、道路洁、路灯亮、环境美”的要求。综合整治后的街巷路,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车行道平坦整洁,两侧人行道色彩艳丽,受到了百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