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繁花满目新——我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第一届群众文化节我就参加了,当时除了合唱比赛,我还参加了舞蹈大赛。和那时比,现在各团队的参赛节目无论是节目质量、艺术水平还是舞台效果都提高太多太多了,就连服装都比那个时候精致、漂亮多了……”参加市第六届群众文化节群众合唱展演的李阿姨在谈及五年来我市群众文化的发展变化时,这样说道。诚如李阿姨所言,近五年来,是全市群众文化快速发展和收获硕果的五年。
为提高群众艺术素养,提升全民文化素质,2012年,我市举办了首届群众文化节,自此,一年一度的群众文化节成为我市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群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我市群众文化发展的速度与高度从中可见一斑。为期半年的首届群众文化节举行了辽砚文化节、全民读书节、全市群众合唱大赛、全市群众舞蹈大赛、全市戏曲曲艺小品原创剧(节)目调演等“两节”、“六赛”、“六展”,共16项主体活动,包括各类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10余场,以及80余场精彩文艺演出。而2016年的第五届群众文化节则推出大型演出、精品展赛等六个板块,开设“百姓联动大舞台”等25项主体活动,共组织大型文艺专场演出、精品展赛等文化活动30余场,各类艺术展览4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400余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在第五届全民读书节中,开展“读书七进”等7大类30余项系列读书活动,掀起了全民读书热潮。对比中,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呈现快速、多样化、精品化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我市群众文化硕果累累。54个群众文化项目被命名为省“七个一百”基层群众文化项目;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展演、辽宁省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辽宁省2015年群众文化节”、省少数民族调演等国家及省级展赛活动中,共获金银铜等62项大奖。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以及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对群众文化的培育和扶持。
2016年底,我市群众文化“双进双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通过文化部验收,这不仅是对市文广局两年创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市持续十余年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创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构建文化惠民服务体系的肯定。“双进双建”即“文化进村屯,建设新农村”、“文化进社区,建设新本溪”,入选2013年—2015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动员近千家单位,协调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调动各级宣传文化艺术人员和社会文化志愿者4000多人次,深入基层开展辅导培训活动。这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文艺素质,为我市群众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群众文化节只是我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非遗”展示宣传活动、《中国新歌声》全国城市海选本溪赛区活动等等;“双进双建”也只是我市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举措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667”手拉手基层辅导……
五年的时间,本溪有了自己的新年音乐会和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有了继桓仁版画和铁刹山农民画之后的韩家村农民画基地,有了贯穿全年的公益文化讲座和艺术辅导培训,有了遍及全市的读书会、诗社、乐队、艺术团……
五年的时间,本溪群众文化满目繁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